高性能材料助“蛟龙”入海
日期:2011-08-01 22:59
7月28日,搭载着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已从第三备选区抵达300多海里外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在这里蛟龙号将完成第三次下潜任务。中国大洋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与前两次不同,第三次下潜将瞄准实质性应用,计划获取一些锰结核、海底生物等。
28日,蛟龙号潜水器完成海底作业,顺利下潜至5188米水深。据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介绍,蛟龙号之所以能够下潜此深度,其在技术方面有3个领先优势,比如蛟龙号的动力源是蓄电池,它装备的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很强大,可保证水下作业时间。另据介绍,蛟龙号是多种高科技、先进材料的集成:其外壳由直径微小的空心玻璃微
1/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刷新
WAP首页
网页?/a>
登录
09/19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