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并购风险管理
日期:2012-03-22 16:14
,由此形成巨亏。
而且,为了平息美国人敌对的情绪,索尼还专门做出过保证,电影公司将完全作为一个美国公司来运作。这说法在当时的含义就是让被聘请的美国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负责经营管理。由此,管理团队拿着美国公司的薪金,却从来没有按着美国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来行事。索尼美国管理团队巧妙地利用了来自媒体的威慑,使索尼吃尽了苦头。
管理者责任空缺下的怪胎
哥伦比亚并购案,是盛田昭夫(董事长)富有远见的直觉,与大贺典雄(CEO)管理者责任空缺交媾之下的怪胎。
当时盛田情绪化的力量超越理性左右大局。1989年批准收购哥伦比亚公司的董事会基本上只
3/20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刷新
WAP首页
网页?/a>
登录
05/01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