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让纺织业“苦笑曲线”变“微笑曲线”
日期:2014-05-20 17:29
少棉花衣物,用玉米纤维、竹纤维替代。姜明算了一笔账:两吨玉米能出一吨玉米纤维,与棉花相比,成本大大降低。他开始盯上国内这片空白,把目光投向开发玉米纤维。
但在当时的中国,纺织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要么只织布,要么只纺纱。新品开发涉及染整、制造、纺纱等环节,专注于一点,很难形成研发链。姜明愿意为此一搏。一个配比参数不行,一批布就全废了。顶着这样的压力,一年后,玉米服装顺利通过小试和中试。2010年,玉米丝绸产品系列产业化。
这期间,姜明又在媒体报道中看到国家领导出访德国,被德方赠与一件海藻衬衣。2005年,他得知母校青岛大学的夏延致教授正在
3/14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刷新
WAP首页
网页?/a>
登录
08/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