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企划 » 体系管理 » 环境管理 » 正文

2004版ISO14001的术语和定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21   浏览次数:1127
2004版ISO14001的术语和定义● 审核员 auditor有能力实施评审的人员。[ISO9000:2000,3.9.9]【评论】本术语为新增术语,在新版标准的

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明确提出为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资源是管理者的责任。

● 必要的资源包括:

a) 人力资源和技能;

b) 基础设施,如楼房、通讯、地下储存库、排水设施等;

c) 生产技术和环境技术;

d) 财务支持等。

● 必须对各职能和层次的作用、职责、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包括实现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职责和权限要求,应形成文件并传达至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任务、职责、权限。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包括:

a) 代表组织全面负责管理工作;

b) 按照ISO14001:2004标准负责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c)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以作为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的依据;

d) 负责组织员工环境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 修订变化

● 新版标准此条款标题已作改变,1996版4.1.1条款为“组织结构和职责”。

● 明确提供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 在提供的资源当中,增加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与ISO9001:2000在资源也包含基础设施的要求趋同。

● 增加对管理者代表除了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运行业绩之外,还包括“提出改进建议”的要求。

4.2.2 能力、意识与培训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对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或代表组织从事工作的人员要有必要的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能力方面的要求,以保证他能胜任所负担的工作。

● 应明确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必需的环境意识、知识和技能,并保持记录。

● 应明确与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对象、目的、内容等),提供培训或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培训的实施,并保持记录。

● 应明确哪些岗位或人员的工作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促使全员意识到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通过他们的工作对环境方针、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因素会造成的影响。

● 管理层应确定人员的经验、水平、能力和培训需要,确保人员的能力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特别是负有环境管理职能的人员。

● 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通过培训应达到标准条款a)~ d) 规定的效果。

※ 修订变化

● 此条款的标题由1996版的“培训、意识与能力”改为“能力、培训与意识”。

● 除组织的正式员工之外,把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工作的人员也包括在要求之中,例如:承包商人员、临时工作人员、合约职员、外派职员等等。

● 追加了“保持相关记录的要求”。

● 增加了为确保培训应“提供培训和采取其他措施”以及“保持记录”的要求。

● 对c)项的表述变简略,更明确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方面的职责和作用。

● 对从事可能引起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和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的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基于经验的能力这方面的要求的表述有所改变,更趋于与ISO9001:2000的要求相似,如“组织确保从事……具备能力”、“应提供训练或采取其他的措施”等。

4.4.3 沟通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对内、对外沟通的程序,以使:

a) 在组织的各职能和层次间就有关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信息进行沟通;

b) 外部沟通的程序和方法应得到规定。

● 内部沟通对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内部沟通的方式可以是定期的工作组会议、内部通讯、公告牌和局域网等。

● 组织应制定并实施与外部相关方沟通的程序,包括与相关方就关注的问题、对组织运作有关的环境因素及环境影响进行对话,也包括与政府当局关于应急策划和其他相关问题的沟通。

● 组织应就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沟通作出决议,如祖获取适用的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更新变化信息,客户对组织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环境要求,废弃物处理处置的相关信息、市场环境需求的变化信息等,组织可以将这些决议形成程序,确定外部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年报、通讯、网址和社区会议等。

※ 修订变化

● 本条款将1996版的“信息交流”改为“沟通”,并与ISO9001:2000有相似的表述。

● 增加了“实施”沟通程序的要求。

● 本条款增加了“组织应决定是否对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部沟通,并将其决议文件化。如果这种外部沟通决议是必要的,则应建立其外部沟通的方法”的要求。

4.4.4 文件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本条款对环境管理体系提出了总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要求包括的文件有:

a) 描述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文件;

b) 描述环境管理体系范围、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相关文件的引用、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组织机构关系土等文件,如环境管理手册;(本标准并未要求单独编写环境管理手册,也不主张采用复杂繁琐的文件系统)

c) 本标准所要求的程序文件和记录;

d) 确保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有效策划的、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过程的运作和控制的其他必需的文件和记录,如现场应急计划、重大环境因素信息、过程信息表格和记录、报告、作业指导书、环境因素清单、法规及要求清单、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报告表)及“三同时”报告、初始评审报告、排污许可证、地下管网布置图、现场平面图等;

e) 其它体系终与环境有关的文件、内部和外部标准等。

● 不同组织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祥略程度是不同的,取决于:

a) 组织的类型和规模大小、活动、产品和服务;

b) 过程、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的复杂性和他们间的相互作用;

c) 人员的能力。

● 文件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电子形式的。

● 对于程序文件的任何决议应基于诸如以下的问题:

a) 不按标准要求实施的环境后果;

b) 证实组织符合法律和其他要求的需要;

c) 确保活动连贯性的需要;

d) 按标准实施的好处,包括通过沟通和培训,提高体系维护和整合,减少模糊认识和偏离要求,可证实性和显著性;

e) 本标准的要求。

※ 修订变化

● 本条款将1996版的条款标题“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修改为“文件”,比原来的要求有所扩展。

● 本条款将必须文件化的项目一一列举,这与ISO9001:2000的“4.2.1总则”和“4.2.2质量手册”表述的要求是一致的,其中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文件化;

b) 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c) 说明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和相互关系,以及相关文件的引用;

d) 本国际标准要求的文件与记录;

e) 确保有效策划、实施和控制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过程所需的文件与记录。

4.4.5 文件控制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本条款要求组织应对按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的所有文件实施有效的控制。

● 记录作为特殊文件标准中有专门的控制条款(4.5.4)规定其控制要求。

● 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控制的程序,其作用是确保标准条款要求的实现。

● 为确保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文件发放前应经过批准。

● 本条款要求必要时要对使用中的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和更新,并对更新的文件再批准。

● 应确保在使用地点获得适用有效版本的文件,并防止误用,为此,应对更改和文件的版本状态进行标识,并对其发放进行控制。

● 应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易于识别、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确定保存的要求。

● 对外部文件应规定清楚其收集、识别、标识、审查、批准、发放、适用、更改和废除处置等环节的控制,确保能适时收集到适用的外部文件的最新版本和更改信息。

● 应采取措施,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包括过期、失效和不再适用的文件的非预期适用。对需要保留的作废文件应进行适当的标识。

● 组织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重点应在于体系运行和对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而不必把主要精力用于建立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

※ 修订变化

● 本条款与ISO9001:2000标准条款“4.2.3文件控制”的要求是一一对应的,条款要求的表述与1996版的比较有所不同。

● 提出记录是特殊的文件,应按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 增加对文本控制程序“实施”的要求,并对文件发放前应批准做出了明确要求。

● 删除1996版条款中b)“定期评审”的要求,改为“必要时评审和更新文件”,将1996版4.4.5的c)“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文件的现行版本”修改为“确保在使用处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

● 增加对外部文件的识别和控制要求,修订为“对组织认为对策划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必须的外部原版文件予以控制”。

● 更明确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的要求。

4.4.6 运作控制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的对象是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

● 组织应根据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和策划与所确认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

● 对上述的运行与活动(包括维护工作)按以下要求加以规划,确保他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a) 对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偏离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运行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但并不要求所有的活动和过程都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b) 为对那些可能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在程序中应规定具体的运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

c) 对组织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可表示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套程序,并将有关程序与要求通报给供方,包括承包方,以促使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组织的环境要求;

d) 运行控制的内容一般可包括:项目建设、产品开发、原材料选用与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和原材料的贮存与运输、设备维护、动力供应、产品售后服务与服务的提供、产品报废处理等。

※ 修订变化

● 本条款修订前后的变化不大,新版标准强调了“文件化的程序”以及增加对程序的“实施”要求。

● 增加对运行活动的“策划”要求。

● 本条款更明确了“供方”的概念,将“承包商”列入供方的范畴。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以确保组织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做出响应,以预防或减少由此造成的环境影响。

● 制定适合于组织要求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是每个组织的责任,制定的程序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现场危险物的特性,如易燃物、压缩气体的特性;

b) 应急状况和事故的类型和规模;

c) 对应急情况和事故的最适合的响应方式;

d) 最小化环境损害的措施;

e) 不同类型应急情况和事故的响应措施,包括撤出路线、集合点、援助机构、联络事宜等;

f) 内部和外部沟通计划和方法;

g) 潜在或紧急情况和事故后的评估,可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h) 定期试验程序和应急人员的培训等。

●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对程序予以评审或修订,对纠正措施和程序更改予以记录。

● 可行时,定期检验或演练上述程序和有关规定。

※ 修订变化

● 本条款变化不大。

● 增加对程序的“实施”要求。

● 明确组织识别潜在紧急情况及如何应变实际的紧急情况的要求。

4.5 检查

4.5.1 监测和测量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以确保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并保证监测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关键特性,如废水排放的COD,BOD,酸度等)。

● 对监测和测量的理解:“监测”——遵照有关规定所进行的检查,应注意明确负责部门和负责人、检测方法、频次、执行的标准、记录内容、人员要求、结果的处置等;“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 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并对收集的监测和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这既是对体系运行状况的监督监督手段,又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实施有效运行控制的重要环节。

● 监测的内容通常包括:

a) 组织的环境绩效表现(如组织采取污染预防措施收到效果、对节省资源和能源的效果、对重大环境因素控制的结果等);

b) 有关的运行控制(对运行加以控制,监测其执行程序情况以及其运行结果是否偏离目标和指标);

c) 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和环境管理方案实施的效果;

d) 对监测活动,在程序中应明确规定(如何进行例行监测,如何使用、维护、保管监测和测量设备等)。

● 为了确保监测和测量结果的重要性,组织应对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按要求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并妥善加以维护;校准或检定和维护的相关记录应予以保持。

※ 修订变化

● 增加了对程序的“实施”要求。

● 更明确对组织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以及维护的要求。

● 删除了“组织应建立评价程序,定期对遵守法律法规情况进行评价” 的要求。

4.5.2 符合性评估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组织应通过定期的符合性评估,能证实自身符合确认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包括许可证和其他证书。

● 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套程序,以确保定期评估符合要求。

● 应保持定期的评估记录。

※ 修订变化

● 4.5.2是新增的条款,分为4.5.2.1及4.5.2.2两小节,包括对适用的“法律要求”及“其他适用的要求”符合性的定期评估。4.5.2.1和4.5.2.2条款规定的要求比较类似,仅评估对象不同。

● 评估时需提供遵守法律和其他要求的证据,如环境报告书、许可证等。

● 要求“保持定期评价的记录”。

● 2004年版扩大本条款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法律要求,还包括其他适用的环境要求。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对不符合采取就正与预防措施的程序。

● 程序的作用是:

a) 确规定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对不符合的处理与调查、采取纠正措施、执行、验证和文件更改等方面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b) 对不符合进行处理和调查,识别不符合,分析不符合发生的原因,一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防止不符合的发生;

c) 评估预防措施的需求,针对潜在不符合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符合的发生;

d) 采取的措施应与不符合的原因、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e) 应评估措施的实施效果;

f) 保持相关的实施记录。

● 由于采取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应按文件控制要求进行修改、批准和实施,并做好更改和实施记录。

※ 修订变化

改版中更强调预防措施,例如识别引起不符合的状况,并评估其原因及采取预防行动的必要定,识别实际的不符合并纠正及减轻其环境影响等要求,这与ISO9001:2000中8.5.2纠正措施及8.5.3预防措施的要求十分接近。

4.5.4 记录控制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必要时,组织应建立和保持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记录,以作为体系实施的证据之一,这些记录应包括:

a) 环境投诉记录;

b) 培训记录;

c) 过程监控记录;监测、维护和校准记录;

d) 合同和供方记录;

e) 应急准备演练记录,事故报告等;

f) 审核结果、管理评审记录;

g) 外部沟通信息;

h) 组织满足适用环境法律和其他要求的记录;

i) 重大环境因素记录;

j) 环境会议记录;

k) 环境绩校信息;

l) 法律符合性记录;

m) 与相关方沟通记录等。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对记录进行管理的程序。该程序应规定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保存、维护(包括保密性)、查阅、处置以及记录的种类(应建立哪些记录)等管理内容。

● 对记录本身的质量要求: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可追溯。

※ 修订变化

● 明确规定对于能证实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实施结果的内容应予以记录,对记录管理的要求与1996版标准并无太大出入。

● 增加对记录管理程序实施的要求。

● 增加记录管理的“保护、恢复、保留”要求。

4.5.5 内部审核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本条款所述的“内部审核”是指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程序和审核方案。

● 程序和方案要能达到如下的审核目的:

a) 判断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规范要求,即符合性;

b)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正确实施和保持,即有效性;

c)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d) 对审核实施方案(每次审核的具体实施方案)编制依据和内容要求: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的审核结果。

● 审核程序的内容,应规定:

a) 审核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 审核的频次(由组织根据环境管理体系的状况、相关方的要求确定);

c) 审核的方法(如查阅文件、记录、现场查验、面谈等);

d) 对审核组和审核员的要求(如何实施审核);

e) 审核报告的职责与要求等。

● 内部审核可以由组织内部的人员实施,也可以聘请外部人员实施,但必须保证担任审核的人员的能力,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参照ISO19011:2002)。

※ 修订变化

● 本条款标题由1996版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修改为“内部审核”,同时将各要求事项分别列出,更容易理解。成为ISO14001:2004和ISO9001:2000全面兼容的体现。

● “审核计划”和审核程序不同之处须加以注意(参照ISO19011:2002)。

● 增加“应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的要求。

● 在审核程序的要求上,增加建立、实施并保持审核程序的要求,并增加:

a) 策划和管理审核,报告结果和保持有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b)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的确定。

● 要求审核员的任用及执行审核要求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和公正。在附录A的说明中引用了ISO19011:2002标准。

4.6 管理评审

※ 标准要点

※ 理解要点

● 标准明确了管理评审识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 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评审过程要记录,评审结果要形成文件。

● 评审的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a) 适宜性:指环境管理体系对客观情况(法律、法规、市场、相关方要求和其他要求等)的适应性;

b) 充分性:指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满足本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c) 有效性是对方针的贯彻、目标和指标的实施、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环境表现的改善、员工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组织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效果。

● 评审前要充分收集必要的信息,作为评审输入,这些信息应包括:

a) 内部审核的结果以及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的符合性的评价;

b) 外部相关方的沟通信息,包括抱怨信息;

c) 组织的环境绩效;

d) 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达成程度;

e)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

f)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及其效果;

g) 变化的情况,包括与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

h) 改进的建议。

●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

a) 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可能变化;

b) 与持续改进承诺相一致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 修订变化

● 本条款对管理评审要求的修订与ISO9001:2000中管理评审的要求十分接近,均要求有管理评审输入与输出。

● 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interval)由“最高管理者自行决定”改为“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at planned intervals)”。

● 评审输入包括“内审及符合性评估的结果、外部沟通(包括抱怨)、环境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纠正预防措施的状况、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外部环境及法规的变化、改进的建议”等8大项输入要求均与1996版的表述不同。

● 本条款更明确了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环境方针、目标和法律等可能的变化,以及评审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凡注明"防火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由<防火资源网>整理编辑,任何组织未经<防火资源网>及其拥有者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应用于任何商业行为。

 
 
[ 管理·企划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企划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