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宁波口岸出口未锻造的铝及铝材(以下简称“铝材”)13.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9.8%;价值4.1亿美元,增长45.4%;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104美元,上涨4%。”据海关统计。其出口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欧盟、尼日利亚、东盟和日本为前4大出口市场。1-7月宁波口岸对欧盟、尼日利亚、东盟和日本分别出口铝材2.2万吨、1.2万吨、1万吨和9985吨,增加67.9%、1.6倍、64.5%和96.4%,4者合计占同期出口总量的40.9%。对韩出口铝材9945吨,减少14.4%;对美出口8734吨,增加1.2倍。
二、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主,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增长迅速。1-7月宁波口岸一般贸易项下出口铝材12万吨,增加35.2%,占同期出口总量的90%。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铝材1.3万吨,增加99.6%。
三、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出口主力军,集体企业出口大幅增长。1-7月宁波口岸私营企业出口铝材9.5万吨,增加43.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铝材3.1万吨,增加47.4%,两者合计占同期出口总量的94.5%。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紧随其后,分别出口铝材4887吨和1316吨,各增加10.1%和1.7倍。
随着欧美经济体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外部市场需求有所增加。最新LME铝库存为4411175吨,较前一交易日减少9000吨。而LME铝库存的减少,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铝价。随着国家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限制,国内铝业的出口开始面临诸多考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三座大山”挤压了铝企的盈利空间。电力和氧化铝作为电解铝最重要的两个成本,均存在上涨的趋势。今年前五月,由于电解铝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及成本上升的影响,铝冶炼企业(包括电解铝和氧化铝)实现利润52亿元,同比下降23.6%。行业盈利情况并不乐观。目前,铝材行业只赚取加工费一项,行业利润多在8%-10%之间。两年多来,电力成本增加了10%以上,人工成本更迅增20%以上,加之汇率上升,铝企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汇率、能源及人工成本上升成了压在铝企身上的“三座大山”。
二、我国铝业产能过剩。我国的铝产量前两个月较上年同期增46%,显着高于同期铝制成品36%的产量增幅。渣打银行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我国的铝产量过多,导致当地市场疲软,并预计我国铝供给量未来数年将超过需求。同时还有我国政府因收储计划而持有大约59万吨铝库存,而且省级政府也持有相当多的库存。在2009年的沪铝单边上涨行情中,许多铝冶炼企业开足了马力生产备货,导致铝锭库存不断攀升,同时民间库存也出于过高的水平。据调查,广东地区有30万吨铝锭现货;东北地区有20万吨;上海、杭州、无锡等地合计有80万吨的铝锭。
三、贸易保护之风再起。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一系列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接连发生。自2007年以来,从南非、加拿大,到澳大利亚、美国、土耳其,中国铝业频繁遭遇多起“双反”调查,加征关税之高令企业不堪重负。如2010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铝型材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其反补贴初裁高达137.65%。受此影响,国内铝业由此将重心转至国内市场。
为此建议:一是加快优化铝材行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向集团化、大型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四是重点支持高性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加大对铝企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及时了解国际铝材市场政策变化,建立整体的贸易发展战略,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各种贸易壁垒。三是采用国内低品位铝土矿和资源再利用,鼓励铝企加速在海外的铝土矿勘探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