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阻燃橡塑及制品 » 资讯 » 正文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黄金发展期及现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10   来源:中国玻璃纤维专业情报信息网   浏览次数:1375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十一五”是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创建至今40多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十一五”。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由于中央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4万亿元投资规划”和“10大产业振兴规划”,使得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复合材料行业从中受益颇多,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迅速恢复增长。5年间产量以年均10%以上速度增长。可以这么说,“十一五”是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创建至今40多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现状的两大特点

一、专用产品增长迅猛,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功能填料增强的浇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耗量增长迅猛。随着聚酯工艺品在国际市场萎缩,很多企业迅速转向国内、外建筑装饰市场,浇铸人造石、岗石和石英石产业迅速崛起,工艺技术逐步成熟和提高,从作坊式单板生产转向机械化流水线成型,产品大量应用于橱柜面板、墙面装饰和地面材料。福建、广东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石材、瓷砖、地砖生产企业也斥巨资转向石英石行业。

据《热固性杂志》副主编、教授级高工吴良义介绍,兆瓦级玻璃钢风电叶片成为继玻璃钢夹砂管道之后我国复合材料产业的又一主要产品,推动了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乙烯基树脂的技术创新。这种叶片对树脂的高性能要求,加速了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乙烯基树脂的技术创新。国内兆瓦级风电市场从2007年进入高速发展期,年平均新增装机容量为600多万KW,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1200万KW(折合1.5MW叶片8000套),复合材料16万吨。

我国兆瓦级玻璃钢风电叶片专利技术大都是从德国和荷兰引进,叶片的叶形设计、结构设计、铺层设计、材料设计、模具技术到叶片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对纤维和树脂有特定要求,并经过德国船级社GL认证。国内有研发能力树脂企业早就研发出能够取代进口的环氧乙烯基树脂和外资企业生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只是风电叶片制造厂家厂不敢贸然选用国内树脂厂家的树脂,从而使得外资企业得天独厚,抢先占得国内玻璃钢风电叶片市场。但是,随着玻璃钢风电叶片制造厂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叶片设计、制造技术已从单一的引进向自主研发转移,中材风电、中复连众、保定惠腾、上海玻璃钢研究院等骨干企业已具备3MW以下叶片的自主研发能力,只要国内有研发能力的树脂企业不懈努力,这种外资树脂企业独占风电叶片市场的格局终究会被打破。

二、产能产量大幅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大规模内需的启动和出口的持续增长,给玻璃钢复合材料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产能和产量迅速增长。自主创新的玻璃钢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升级换代,推动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质量提升,结构不断优化。由于我国玻璃钢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提高,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省的SMC/BMC模压、缠绕、拉挤等设备及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批量出口。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玻璃钢复合材料机械化成型工艺的普及,2009年我国纤维缠绕管罐生产线、离心浇铸管道生产线、拉挤工艺、SMC/BMC模压工艺、连续采光板生产线、真空导入工艺和RTM工艺等机械化成型工艺已占整个玻璃钢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66%,手糊成型工艺比例大大下降。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全国纤维增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时制定了“纤维增强塑料机械成型用不饱和聚酯树脂(JC/T1092-2008)”行业标准,于2008年12月1日实施。标准的实施规范了机械化成型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技术标准,推动了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产品结构优化。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