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应用前沿 » 轨道车辆 » 正文

中欧铁路广织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5   浏览次数:367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当地时间12月17日,李克强总理同匈牙利、塞尔维亚、马其顿3国总理举行会晤,宣布4国将同希腊一同建设“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到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中欧陆海快线。
 
  短短3天后,希腊议会批准《中远比港友好协商协议》,这意味着中欧之间距离最短的运输线路即将开通。
 
  从“单线连接”到“路网密布”
 
  说起亚欧之间的铁路线,第二亚欧大陆桥曾经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亚欧大动脉”。而如今中国与欧洲之间早已不是当年的“单线连接”,多条铁路线的开通正织起“中欧铁路网”,促进了双边的互联互通。
 
  2011年,“渝新欧”铁路开通,这条国际铁路大通道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进入中亚,最终到达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之一。
 
  2012年,一趟专列从武汉启程,经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从新疆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达捷克梅林克帕尔杜比采,行程10863公里,运行约23天。这趟车所途经的便是“汉新欧”铁路。
 
  紧接着,“蓉欧”(成都—新疆—波兰罗兹)、“郑欧”(郑州—新疆—德国汉堡)、“苏满欧”(苏州—满洲里—波兰华沙)、“合新欧”(合肥—新疆—德国,目前运行区间为合肥至中亚)、“义新欧”(义乌—新疆—西班牙马德里)等快铁也都相继营运,忙碌的列车在“路网密布”的铁轨上往返奔波。
 
  路网连通让中欧缩短距离
 
  “欧盟长期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中欧双边贸易总值3.12万亿元,增长9.8%,占我外贸总值的14.4%。”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用数据说明了中欧之间开通铁路快线的必要性。
 
  渝新欧、汉新欧、蓉欧等铁路快线的开通改写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企业出口欧洲的货运方式,使该地区的货物不再绕经东南沿海走“海运”就可以用火车直接运抵欧洲。
 
  义新欧线则拉近了中国义乌的小商品与西班牙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从今往后的“圣诞礼物”不再因“漂洋过海”而“姗姗来迟”。
 
  即便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必须“走海线”,“中欧陆海快线”的打造也将让货物改变传统的运输航线,使它们不再途经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长途奔波”到欧洲,而是改道苏伊士运河、红海、地中海至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自此卸货后通过火车直达欧洲诸国。这一路线比传统运输缩短7至11天时间,是中国到欧洲最短的海运航线。
 
  “一带一路”下深度合作
 
  中欧铁路快线推动双边贸易,却又不止于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中欧“铁路快线”与“陆海快线”的连通不只是停留在“促进经贸”的层面,而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陆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道路互通”都是中国与欧洲、与世界连接的基础。
 
  “除了经贸的扩大,铁路网的建设还有利于中国的产能输出和铁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从中国方面讲,当前经济领域产能过剩,需要通过对外投资建设消耗过剩产能,推动本国的产业升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程大为说。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