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建筑产业化:亟须国家标准和鼓励政策推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23   来源:中国绝热节能材料网   浏览次数:576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在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的现如今,如何寻求一种更科学更高效更环保的建筑方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能充分保障民生,保护环境?这不仅是建筑企业在想的,更是国家需要重视的。

行业能否转型成功,就取决于建筑工人是否能实现向产业工人的完美蜕变。

不能把半成品出售给消费者

“建筑产业化应该包括五化。”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龙信集团董事长陈祖新一语惊人。

业内普遍认为,建筑产业化是指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等手段来建造建筑,利用信息化等方式来管理建筑的一种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这“四化”,也是建筑领域科学发展的简要概括。

但在陈祖新看来,除了“设计标准化、部品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还应该有“装修一体化”,也就是“住宅全装修”。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龙信集团在国内率先尝试全装修住宅总承包管理模式,目前在国内已建全装修住宅500多万平方米,并主编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说此话,是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中国一步到位的精装修住宅不足中国住宅年开发量的10%,而发达国家精装修住宅一般占开发量的80%以上。有的城市每年因拆除旧建筑和新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达两千万吨之多。

“要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因为绿色建筑本身就应该是精装修住宅,只有精装修及设备完善的住宅,才能保证节能减排。”仇保兴呼吁。

在众多的业内人士看来,不推行装修一体化将造成如下诸多问题:购房者由于入住时间不同,装修呈长期化,严重影响已经入住居民的生活;二次装修时砸墙、凿楼板、开槽、钻洞等,浪费大量的建材,产生大量的垃圾,成为中国建筑垃圾的一大部分;对楼板、结构墙体的破坏,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内装队伍很多是小包工队,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等。

“如果没有后面的一化,前边‘四化’就会事倍功半,也相当于您把一件半成品卖给了消费者,这不符合‘商品’属性的要求,也不符合“节能、节约、降耗、减排”的世界建筑业发展潮流,同时也与我国提出的低碳经济、‘绿色建筑’不相匹配。”陈祖新不无感慨地说。

亟须国家标准和鼓励政策推动建筑产业化

为什么我国的建筑产业化推进的效果和速度不是很快?在受访的企业和专家中,都指出了同一个原因:行业标准体系的不完善和鼓励政策的不明朗是制约发展的首要因素。这就如同缺乏纲领性文件和行为规范,企业无所适从。虽然企业大多都已意识到该行业的发展趋势,也知道这是唯一出路,但企业各自为营,散沙式发展,难以形成合力,更难以形成气候。

记者在采访龙信集团时,看到了一份龙信集团整理的《国内各地对于推进住宅工业化的政策汇总》,上面清晰地列出了16条各地对支持建筑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其中北京、上海、沈阳、河北等地对采用工业化方式的开发项目奖励规划面积的3%容积率;宁夏制定“建筑工业化企业优先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收15%的优惠政策”等。

另外,安徽省、沈阳市等地还在技术标准层面进行了大量的编写工作。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也陆续发布实施。这一系列根据不同地方经济条件、区域发展现状等因素制定的地方性政策和标准无疑表明地方政府对建筑产业化的态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切实推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建筑产业化这件事,如果不是从国家层面来大力推动,再过十几年也难以有效果。因为政策与标准出台的速度总是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家从事住宅产业化实践工作的企业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推进建筑产业化将成为各地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今年以来,住建部相关部门曾多次开展建筑产业化调研,行业标准有望明年出台。

权威人士表示,除了相关技术标准外,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还可能在财政、税务、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制定鼓励市场购买的相关激励政策。在未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排除在土地出让环节也明确要求按建筑产业化方式建造。

建筑工人需要完美蜕变成产业工人

国家政策与标准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支撑是建筑工人的成功转型。不无夸张地说,行业能否转型成功,就取决于建筑工人是否能实现向产业工人的完美蜕变。

由于我国目前传统建筑领域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加之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与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个群体的成长没能正比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一现状,也成了建筑业转型升级又一需要解决的难题。

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来保障充足的人力资源,进而支撑行业的转型,势必能够从客观上促进建筑产业升级,提升技术含量,加快工业化建筑的步伐,但这并非是决定性因素。

“对建筑工人的专业化培训、社会地位的重新审视才是建筑工人的真实需要,也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陈祖新说。

据介绍,2010年龙信集团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了龙信学院,实施“订单式”培养计划。龙信每学期都安排专业技术人才到学院授课,学生每年深入到企业项目部工地实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以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当时这一举措在江苏省内高职院校称得上是一次创举。也正是这样的创新,实现了校方、企业、个人、社会的多赢,也成了建筑业人才培养可供借鉴的模式。

“教育是基石,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定向培养、系统化培训,则是完成建筑产业工人数量积累、能力提升的有效形式。”陈祖新说。

在陈祖新看来,唯有此,才能保障高素质、高水平、高技术的人才储备和支撑。根据市场定律,建筑产业工人的薪资待遇也势必水涨船高,进而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公平。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